• 图说天下
  • 大山深处留守儿童的守护神----记大宁太德小学校长张如山
  • 时间:2016-08-21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晋西南的山区县大宁,一提起太德小学,老百姓就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。这个原先濒临撤并的山区小学,如今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乐园,穷苦孩子的福地。这所学校的当家人叫张如山,他担任校长已经20余年。一个朴实的乡村里长大的山里娃,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张如山出生于1974年,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教二十多年来,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,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学校工作他事必躬行,率先垂范,默默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。在艰苦环境中磨砺,在拼搏奋斗中成长。他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和对孩子们的拳拳爱心,把满腔的热血无私地洒在了山村教育这片热土上。
    扎根山村 夫唱妇随 以校为家
    在如今物欲横流、追逐名利的大背景下,张如山显得有些异类。二十年来,他曾担任过5所农村小学的校长,5次调动,5次搬迁,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,人到哪里家就搬到哪里,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大宁。人们背地里都说他是第二个“愚公”。时下,人们都挤破脑袋往城里钻,他却放弃了多次进城的机会,并劝说做教师的妻子也和他一起爬大山、钻山沟。别人都想方设法送孩子进县城或者到条件更好的临汾市去上学,他却一直让孩子跟随着他在农村学校读书。有人说他脑子有毛病,是憨憨、傻瓜。面对这些讽刺和挖苦,他的思想从未动摇,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最需要自己的地方。就这样,丈夫以校为家、忘我工作、艰苦创业;妻子全力配合、教书育人、无怨无悔。他们夫唱妇随,携手共进,实现着振兴山区教育的人生梦想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拓开新路
    2011年8月,张如山担任太德小学校长。当时的太德小学,校舍破旧不堪、院内杂草丛生,一片荒凉。全校仅有30余名学生,而且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。大部分教师已年过半百,支撑着学校等待退休。几名特岗教师刚刚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,有热情,但是没有经验,来到山村在恶劣的条件和环境下,一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。面对如此现状,张如山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这所濒临撤并的学校复兴起来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要想使学校振兴,让山村的父老乡亲和学校师生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种,就要摸清底子,找对路子,对症下药。为此,张如山不辞辛苦走遍了学校所有服务范围内的村村寨寨,踏遍了一道道梁梁峁峁、逐村逐户进行调查走访。他苦口婆心、语重心长地劝说百姓,让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。他的行动感动了每一位家长,他的办学理念赢得了十里八乡乡亲们的认可。
    2012年,针对农村适龄儿童入学难,生源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,他经过深思熟虑,大胆提出了“敢为人先、顽强拼搏、开放办学、封闭管理”的新思路。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。随后,他带领学校一班人,认真研究,精心设计、制定改革方案。在县教科局的大力支持下,他拖着患有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身体,一手抓教学,一手抓建设,八方求助,跑县里、走省里,找部门、找社团、找校友、找社会热心人士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,为学校的发展集资筹款。
    皇天不负有心人,经努力整合各方资源,学校环境逐步得到了改造,各项设施不断得到完善,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如今的太德小学,标准的校舍整齐划一、功能齐全;设施完备的塑胶操场首屈一指、新颖美观。一座集餐厅、住宿、娱乐为一体的标准化学校建成了。孩子们惬意地享受着住宿宾馆化、餐厅标准化、娱乐现代化的学习环境。许多在县城上学的孩子也都慕名而来。太德小学成为除县直小学外全县学生最多的农村小学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以人为本 科研兴校 质量立校
   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,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。在优化育人环境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,张如山校长深深的感到仅有这些还不够,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才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杆,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源泉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;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培养全面发展、特长突出的学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。于是,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他着力实施教学改革,实现了两个转型: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;二是由管卡型向服务型转变。首先,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,利用多种渠道、多种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。采取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办法,邀请省内外的教育专家来该校讲学;同县城关小学结对子,聘请他们的优秀教师来该校讲示范观摩课、担任该校活动评委;派出多名教师赴外地取经,学习外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。这一举措使整个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。其次,根据现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状况,他因地制宜,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:一是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,他们摒弃了过去那种“满堂灌”的教学模式,代之以“合作——交流——探究”


    的课改新模式。二是把课堂放手于学生,使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得到了发挥,这样一来,教师教学轻松了,学生学习愉快了,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了。半年后,周边村里外流学生的家长纷纷找到学校,要求孩子重回原校。2012年秋,该校由原来的35名学生猛增到112名,成为全县小学人数较多的一所小学,学生回归了,老师欣慰了,家长满意了,一所即将撤并的学校获得了新生。
    心系山乡 关爱学子 造福一方
    太德小学地处农村,在偏远的太德塬上。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。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,孩子每天都学习生活在学校,对这些孩子的培养教育就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    张如山校长要求全体教师,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每一个孩子。学校首先从改善办学条件开始,把太德小学建成了一座集餐厅、住宿、娱乐为一体的标准化学校,为学生创设了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。他自己则身体力行,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关爱有加。每当学校放假或开学时,他都亲自开车,接送孩子们上下学。他还多方联系爱心人士,进行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让留守儿童有爱可依,安心读书,无后顾之忧。他积极争取省体彩中心的支持,每年为孩子们免费赠送学习生活用品。每年“六一”,一件件饱含爱意的礼物就会送到孩子们手中。学校的老师们也像他一样,既当爹又当妈,担负起孩子洗脸、洗衣、梳头等事务。为了让远离孩子的父母放心,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困扰,学校开通了网络视频,每周安排孩子与家人网上见面,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。在学校的精心管理下,在老师们的爱心呵护下,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。
    近几年,学校先后挽回失学儿童16名,外出求学的学生也纷纷返校,在校生由原来的35名增加到现在的202名,初步估算,为家长们送子外出求学每年节约资金300余万元,为当地百姓脱贫攻坚、创建幸福和谐家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学生家长逢人便夸张校长是一位仁爱宽厚的好校长,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呼他为“张爸爸”。
    追求卓越 苦尽甘来 硕果累累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他的艰辛付出,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。太德小学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1996年至今,他连续18次被省、市、县评为先进工作者、优秀教师。2013年撰写的论文获国家一等奖。2014年被临汾市委、市政府评为临汾市名校长、同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。2016年6月分别被临汾市委、大宁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在他的带领下太德小学已成为了一所校园建设标准化、育人环境园林化、教学管理规模化、教育技术现代化、教师队伍专业化、教研活动网络化、服务育人特色化的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小学,被当地百姓称为“留守儿童的乐园”。
    面对荣誉、面对成绩他从不骄傲、面对困难他从不低头,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他伏下身来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。在贫困的山区,偏僻的乡村,默默地坚守着校园、坚守着那群“留守儿童”、坚守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。
    这就是张如山,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,一个执着的汉子,一个山区教育的带头人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,不愧为留守儿童的贴心人、守护神。



  • 注册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晋ICP备15004716号

    郑重声明: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市场经济调查网 在线QQ:1839944234  邮箱:183994423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