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图说天下
  • 探秘丁村——非遗、砖雕木刻文化
  • 时间:2016-03-18
  • 时间:2015-12-09 16:24 来源:山西新闻网—美丽山西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A+ A-

     中国历史悠久,民间文化源远流长,各民族的民间工艺、美术五花八门。这里陈列的是晋南这一带汉民族主要的民间工艺、艺术种类和作品。诸如版画、剪纸、面塑、皮影、木偶、服饰刺绣、民间行当等。

     剪纸,起源于汉朝,在清朝中期以后发展成熟。

    窗花1 拷贝

    窗棂与剪纸

       剪纸,分剪刀剪的和刀刻的两种,大都适合时代的需求和审美观点。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,又称之为“窗花”。多取材自喜庆节令、五谷丰收、民间戏曲故事、历史人物、生产民俗、儿童、动物等,既富有情趣,又装饰美观,很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。今天,剪纸不再仅局限于作为窗花,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。

      太平版画,是这一带民俗艺术中的又一美术精品。

      这里陈列的都是木版水印画,有单色的,也有套色的,色彩鲜艳,线条流畅,形象逼真,题材广泛,戏曲、故事、花鸟、走兽、仙道、仕女、文官、武将应有尽有。襄汾与临汾一带的木版年画世家姬家、徐家的版画作品,都起源于宋末金初时期,历代传为精品。其中,姬家在金代生产的《四美图》,于1907年被一个叫柯基洛夫的俄国人在现在我国西夏的黑水古城,即甘肃省黑水城附近的一座古塔中窃走,藏于俄罗斯亚力山大三世博物馆中,解放后通过外交途径从苏联复制回来一副,就保存在丁村博物馆。此幅复制的《四美图》,曾引起世界美术界的高度重视,公认这是中国版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。

      还有一套《太平版画》,有人在汾城镇(以前的太平县)境内搜集到的,是一套清代同治、光绪时期版画的原版,包装精美,是一套广告样品。它是用传统技术印刷出来的,技术水平承续了宋元明清的艺术风格,而且还具有很显明的地方特色,是襄汾民间民俗艺术宝库中的又一珍品。

    版画二 拷贝

    版画选一

       大家看这里的面塑。据考证汉代就有面塑造型,文字记载出现在北宋时期,一般都是用面塑造花鸟鱼虫、人物动物、祭祀供品等,又称花馍,用面捏出各种造型,目的也是为了节庆或者祭祀时用。比如埋人用的青狮、白象、黄虎,做寿用的麻姑献寿,结婚用的娇小的石榴瓜果。面塑讲究的是越小越精越好,以小为精,捏制的人物、花草和动物等,形体虽小,却非常精美,面部描画好像中国画中的工笔画。做面人最难的是保存,多数面人捏制出来后不久就会开裂和霉变。所以制作面人的原料,一般由糯米粉和精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蒸制而成,颜色则是用食用色素制成的,既可食用也可以留作装饰品,极其方便。

       丁村有一套前后两进的四合院,建于清乾隆36年,是丁村民宅中,唯一有戏台的院子。在它的前院,正门的过厅,就是一个坐南朝北的戏台。农闲时节、逢年过节、婚寿喜庆的时候,丁村族人就搭台子唱戏,自娱自乐,很有情调。

       说到丁村家戏,也有很久的历史了。过去逢年过节,农闲的时候,丁村人就搭台子场大戏,不要工钱,自发组织,自娱自乐,演绎过不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故事呢。

       如今,这个院子的主人,中院这一支的最长者——丁高升老先生,过去就是丁村家戏班唱旦角的名角。

       这个后院,它的四角都有小门,而且门上面的匾额似乎注明了每个门的作用,如“三益”,是三代有益;“四宜”,是四季皆宜;“迎车”,自然是出门坐车;“设榻”,是客房的位置。这个院陈列的是民间服饰刺绣、皮影木偶、民间行当。我们中国的刺绣艺术,历史悠久, 在太平时期,民生富足,人们对绣品的喜爱,那真是情有独钟。过去人们把刺绣当作一种爱好,主要运用在衣服、帽子、头饰、衣领、袖口、长短坎肩、靴子、鞋、荷包、褡裢等。

       这里的刺绣品,虽比不上四大名绣(苏绣、湘绣、粤绣和蜀绣),但也是心灵手巧的姑娘、媳妇们,一针一线绣出来的。有给小孩驱邪消灾的虎头鞋、虎头帽,展现姑娘修养、手艺的茶盘盖巾、绣花鞋,图案构思精巧,颜色鲜艳,刺绣技术精湛。

       说起戏剧来,晋南可算是戏剧故乡了。继唐诗、宋词之后,就是金元时期的戏剧文化了。金元时期,我国中原地区基本是少数民族统治,当时的社会,使读书人位于“八娼九儒十丐”的地位(就是咱们说的臭老九),政治专权,社会黑暗。

    晋南戏俑 拷贝
    晋南戏俑

       人们的思想感情、生活情趣,就只有透过戏剧的形式来表现,其中不乏一些反叛和抗争的内容,当然更多的还是积极向上、超脱现实的一种追求。晋南这一带,一直流行着许多戏剧形式。诸如蒲剧、眉户、木偶、皮影等,还发现许多墓葬中的砖雕戏俑。

      我们这里的皮影,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清代的老皮影,都是用上等驴皮作原料,雕法细腻,线条精美,有人物、道具、场景、仪仗等。

      交通运输、生产习俗,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。这里陈列了许多明清以来,一直沿用的车辆,从中我们可以看出,各种车辆的演变和用途。

      晋南是山西省主要的产棉区,纺线织布也是家庭妇女主要的日常工作。这里不但展示了从纺线、浆线、刷线、上机、织布的工艺流程,还有现场表演的手工织布操作。

    刷线图 拷贝
    浆线、刷线图

       碾米、磨面、喂牲口,过去都是用石制工具来完成的,所以,石匠以及石头工具在过去也是很重要的的。用石头碾子、磨,加工出来的小米、面粉,因为加工过程中的转速慢、摩擦温度低,对农作物营养的损害不是很大,难怪人都说,这样加工出来的米面好吃,香。

      这里还有从宋到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石槽,是喂牲口的,因为制作石槽是一项重要、艰难的工作,所以一般工匠都要刻上完成时间,这些石槽都是有年号的。

      丁村,现在还留有一处祠堂建筑,大门两旁的石刻对联说道: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,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。这说明,丁氏族人还是希望耕读传家、书香继世。祠堂的中院里,听老人们说,过去还有泮池和状元桥,可见丁氏族人对子孙期以多高的厚望。

    丁村民宅,相隔年代久远,历经战乱、革命,依然保存这么完整,究其原因,有这么几点。

      第一,丁村原本就河漫滩,地处偏僻,远离大道,交通不发达,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。第二,丁村以丁氏族人居多,几十代人辛辛苦苦经营着自己的家园,他们都很爱护自己的家园。第三,丁村的丁氏族人,在外经商的很多,留守在家的很多是老弱妇孺,家中的田地、房产,都需要人来打点、经管,所以大都有雇工,土改的时候,好多都被划为地主、富农。因为这些人在村里的比例大,彼此彼此,所以不存在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之说。第四,就是丁村特有的分房策略。丁氏族人过去在分家的时候,都采用“调角分配法”,分给子孙的房产不是集中在一侧,或者一个院,而是角对角。这样,任何一方要是想拆掉祖业,都是很困难的。后来土改时分田地的时候,基本也是这样的格局,一个院里就住了好几家。比如说,咸丰三年大院的大门,就是十七户人家的共同财产。

      丁村民宅,到晚期的时候,有些建筑就不是严格地按照古制来建筑了,出现了城堡和围的大院。

      咸丰三年捐知州同的丁先登家,就是一个例子。这套院子被称为南窑,这是因为主家小姐的绣楼,是修建在三间窑洞上而得名。南窑,基本分主院、客房院、绣楼院、克己复礼院、后花园、车马院、斜挎院七部分,都被围在一道近十米高的垛口墙内。

      院内互相连同,院外只有三道大门,门匾分别为:坦荡、宝翠、司牧。各个院子都有不同的功用,修建的过程也是拖了很长,历时道光和咸丰两个时期。

      丁村民宅的建筑格局、砖雕木刻,文化内涵极为丰富。

      因为时间跨度大,所以就有些前工后效的因素。比如说,在明代万历四十年的建筑上,斗拱上刻有喜鹿蜂猴(喜禄封侯)、猫蝶(耄耋)嬉戏等内容,到后来,别的家户在建房的时候,就参照这些内容,有的刻在了栏板上,有的变成了台阶上的石刻.还有其他许多内容,诸如喜上眉梢、鱼跃龙门、屡进钱财、春临庭院、天官赐福、三阳开泰、食禄封门等。这些内容不仅娱乐性强,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期盼和愿望。

    龙门柱 拷贝

    石雕鱼跃龙门

       丁村民宅木刻,寓教于乐最好的、最典型的有两个院子,八号院和一号院。

      过去书生要取得秀才资格,入学考试是在县里进行的,叫做会试,考上的就是秀才,也叫生员,其中有庠生、廪生。庠生是指在县里上学的学生,廪生是那些考试成绩好的,吃县里伙食补助的学生。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的考试,由皇帝派遣正、副主考官主的考试,叫乡试,参加的人是通过本省学政事先考试(又叫科考)成绩优良的秀才,被录取的就叫举人。举人又称孝廉,相当于八品官。举人再考试,就是殿试了,由皇帝亲考,这就产生了状元。连中三元,就是指会试、乡试、殿试全是第一的优秀人才。

      八号院,最早建于何时,无从可考。只是在清雍正九年的重修碑记里提到,是明嘉靖6年(1527年)重修后又重建的。重建主人丁正禧,就是邑庠生员,也就是个靠县衙资助上县学的学生。这个人喜文弄墨,善于教化。在他的正院南墙影壁上,木雕了一幅明代官拜锦衣卫指挥使的宫廷画师吕纪的风竹惊鹤图,进入门廊,两侧又用巨石雕刻了赵帮清的巨幅盈联。

      赵邦清(1558—1622),字仲一,号乾所,明代人。出生农家,母亲高氏,秉性刚毅,教子严厉。赵邦清6岁的时候,母亲就督促他刻苦读书,寒冬腊月,每天晚上直到二更天才让休息。赵帮清15岁就入正规学堂,后来又在陕西的兴教寺潜心攻读,万历十九年(1591年)中举人,第二年又中了进士,出任山东滕县知县。赵邦清一世英名,为人敬仰,是个大清官。他去世后,皇上颁旨为他建立清官坊、天官坊,为其母建造恩宠坊,上雕“孤清震世”、“清风劲节”等。足见赵母家教多好,赵帮清名声多大。

      丁正禧还在正厅创建题记板上,一股脑儿列出了44个人名,说明当时丁正禧家是个人口繁多的五世同堂。在中国封建宗族观念的统治下,要把这一大家人控制在族权之下,也是要下点力气的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丁正禧在建筑木雕上作了精心的设计。正厅是进入院落先看到的建筑,也是上房,他在正厅栏板正中刻了一组“贪吞太阳图”。

    雍正九年民宅 拷贝

    雍正九年民宅

      贪(音:谈),传说中的一种贪婪猛兽,无所不贪,甚至要吞掉整个宇宙,结果因为吞太阳而被焚死。这似乎是在告诫众多的子孙们要互谅互让,不要贪心不足。

      门廊,是出门时先看到的建筑,在内侧栏板上,又有一组韩非子寓言“鹬蚌相争”的故事,好象是在告诫子孙们要团结,不要窝里斗,那样就让别人从中渔利拣了便宜。

      这一进一出,两幅告诫,巧妙地运用了建筑木雕的特色和感染力,以达到对子孙们潜移默化的陶冶教育作用。北大厅里,至今还保存着雍正九年重修时,请当地的两个康熙年间的进士——柴基和韩从王,创作的两幅巨幅山水画和堂匾《养正堂》。

      一号院,创建于乾隆54年,院内的木刻更是精美绝伦。

      丁村民宅的主人,都是用耕读为本、诗书传家的祖训来治家的,历来保守自重,追求安逸平和,建村几百年,始终没有跳出这个圈子。

      这样的思想模式,也决定了他们必然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,追求精神上的清高雅趣。木雕、石刻,内容丰富,都是表达老百姓朴素无华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的。

      一号院的木雕,就用戏剧舞台形式表达了忠孝节义的理念。剧目主要有岳母刺字、宁武关、双官诰(有人说是周仁献嫂)等。

      《宁武关》,叙明末岱州总镇周遇吉,城池被李自成军队攻陷后,仓皇归至宁武关家中为母祝寿。老夫人激励周遇吉要思酬君恩、继续战斗,妻子担心城破失节拔剑自刎,小儿子为尽孝头撞石阶而死。待周满怀激愤奔赴疆场后,老夫人与老仆也放火自焚。

      《双官诰》,薛子岳在镇江经商,托朋友把银两带回家里,他的朋友谋财,私吞了钱财,伪称薛子岳客死他乡。子岳的妻妾张、刘二氏,先后改嫁。三妾春娥与家奴老薛宝,含辛茹苦抚养刘氏之子英哥。英哥在学堂被人骂作无娘子,便负气而归,不听春娥教诲,并反唇相骂春娥不是自己的生母;春娥怒而言决,薛宝规劝英哥向母请罪,春娥教子英哥悔悟,母子和好如初,这一出也叫三娘教子。后来英哥考中了状元,他父亲薛子岳也得中还乡,春娥获双官诰。这时,张、刘二氏又回到门前反悔,被众人戏谑拒之门外。

      《周仁献嫂》,讲述的是明代书生周仁的义兄杜文学一家被严嵩陷害,他将妻子托与周仁。严府总管严年欲强娶杜妻,周仁之妻愿冒名顶替,以刺杀严年,事未成自刎身亡。

       除了栏板上雕刻的栩栩如生、形象细腻的,表现忠孝节义的几处戏剧木刻以外,还有很多富有情趣的内容。如“琴棋书画”、“渔樵耕读”、“博古图”、“百戏图”、“胡人驯狮”等等,其中百戏图之中,就有大家都很熟悉的狮子滚绣球、踩高跷、大头娃娃、司马光砸缸、跑旱船等,给人以赏心悦目,心旷神怡的感受,更可以感到田园老翁的快乐。

      丁村地处偏僻,交通闭塞。那么,它是怎么引人注目的呢?

      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九五三年发现的这个丁村遗址。随着丁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,丁村民宅也很大程度地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,所以在一九六一年,公布丁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,山西省人民政府也公布了丁村民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一九八八年,丁村民宅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是我国最早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民居建筑。(王临刚 周倜)

    ( 责任编辑:cy )


  • 注册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晋ICP备15004716号

    郑重声明: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市场经济调查网 在线QQ:1839944234  邮箱:183994423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