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事实民生
  • 国际传播需要媒体“自身硬”
  • 时间:2015-12-29
  •  来源:惠州文明网12月13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时强调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国家站位、树立全球视野,对外阐释好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,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成就,阐释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其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,引导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中国,塑造中国良好形象。(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)

      酒香也怕巷子深。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,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人民生活水平、文明水准大幅度提升,国际地位举足轻重。然而,外界仍对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理解不够,甚至对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存在误解。在世界舞台上准确、多方位表达中国人的“生活主张”,塑造中国良好形象,更好架设中国与世界的互通桥梁,是重大而迫切的任务。

      “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。”加强对外宣传,树立良好中国形象,必须要有好平台、好渠道。刘奇葆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对外宣传重要性之际,也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: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对外宣传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。

     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需要依托媒体的传播能力。我们知道,一个信息从国内走向国际,一般情况需要经过本地媒体的传播报道,然后被转载,形成二次传播、多次传播。所以,“国际传播”看似遥远,其实与国内媒体密切相关。媒体拥有良好的媒体传播能力,才能快速、高效地传播信息,立体化、深入化地讲述讲述中国建设成就、抒发中国人民“丰收”的喜悦。所以,媒体在考量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”这一议题时,应有“打铁先得自身硬”的意识,尽快弥补短板、加快自我完善。

      党报、地方电视台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流媒体,是信息传播的权威“发声源”,应是国际传播重要基点。这方面,部分党报和地方电视台仍有很多工作可做。一些地方媒体平时端着财政饭碗,不注重传播能力建设,“党八股”成为新闻头条,很多新闻报道有骨无肉,或者文绉绉,或者干巴巴,逐渐与市场脱轨,逐渐偏离群众视野和新闻价值。这样的传播能力,如何能让相关信息穿越“国际空间”?

      2014年8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、手段先进、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,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、公信力、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。这为媒体自我建设、强化媒体传播能力指明了方向。不难预测,假以时日必将有一批实力强大的“传播利器”横空出世。在重大机遇面前,媒体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代土壤,不断强化自我建设,在国际传播中讲出中国人民的“好故事”,喊出自己的“好声音”。(江梦得)


  • 注册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晋ICP备15004716号

    郑重声明: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市场经济调查网 在线QQ:1839944234  邮箱:1839944234@qq.com